5123导航通五湖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5123导航通五湖。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5123导航通五湖。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课程质量、共享教学经验,3月3日下午,我校在五山校区行政楼九楼学术会议厅举办了2024年优秀教学案例分享会。学校副校长袁洪,教务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校级督导、二级教学督导、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各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人)等200余名教职工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加了会议。
图:分享会现场
分享会上,由各二级学院(部)推荐的十二位教师代表围绕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成果展开分享。基础教育学院张彦霞的《教师礼仪》课程通过“素养化、立体化、育人化、多维化”的教学理念,实现了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外语外贸学院刘珏的《英语视听说》课程突出了产教融合项目教学实践;音乐舞蹈学院吴勇健以《剧目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载体,通过“析、创、排、演”的教学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舞台实践能力;艺术设计学院李琴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融合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培养了学生审美与技艺双优的能力;财会金融学院沈栒在《金融服务营销》中结合金融热点,创新案例教学,强化了学生实战思维;艺术教育学院蔡映惠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通过“一库一课一品一社”四元融合智慧课程模式,提升了课堂感染力。这些案例彰显了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技术创新等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图:袁洪总结讲话
袁洪在总结环节中充分肯定了教师们的课程教学探索成果,同时也对学校下一步的教师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深化课程与教材建设,对标国家“双高计划”,打造“金课程”和“金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课程开发需校企共建,融入企业真实项目,构建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二是创新教学模式与空间,构建“学校教室+虚拟课堂+企业车间”的多元教学空间,采用项目化、情景化、实体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同时创新教师评价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与教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教师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面向更广阔的平台,建设优质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课题研究,实现“上课即做项目”的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推动专业课程改革,聚焦“三面向、五支撑、两率先”的发展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全校教师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迈向新高度。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文图)
【关闭】